BI[行為識別系統]

BI[行為識別系統]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BI——(行為識別behavior identity)行為識別系統,直接反映企業理念的個性和特殊性,是企業實踐經營理念與創造企業文化的準則,對企業運作方式所作的統一規劃而形成的動態識別系統。

包括對內的組織管理和教育,對外的公共關係、促銷活動、資助社會性的文化活動等。通過一系列的實踐活動將企業理念的精神實質推展到企業內部的每一個角落,匯集起員工的巨大精神力量。

bi包括以下內容

對內:組織制度,管理規範,行為規範,幹部教育,職工教育,工作環境,生產設備,福利制度等等;

對外:市場調查,公共關係,行銷活動,流通對策,產品研發,公益性、文化性活動等等。

企業之“手”

BI 是指行為識別系統。理念識別系統是它的基礎和原動力,它規劃著名企業內部的管理、教育以及企業對社會的一切活動。對內的活動包括:幹部教育、員工教育(這裡又包括服務態度、服務技巧、禮貌用語和工作態度等)、工作環境等項目。對外活動包括:市場調查、產品銷售、公共關係、廣告宣傳、促銷活動等。各企業積極參與社會事件和公益文化活動,也屬於活動識別的範疇,其目的主要在於贏得參與活動的社會公眾的認同。一切BIS活動,應該是從人出發,再回到人本位,使活動充滿人情味,有關心人的親和感。這對包括公關、促銷等活動,是非常重要的。同時,應當讓企業的宗旨、企業精神及形象設計滲入到生活領域中去,因為生活領域比銷售領域更寬廣,更有潛在影響力。CI 滲入到生活領域應當不是強制性的,而是讓人們在不知不覺中接受的,默默地體味到企業的關懷,樹立起良好的企業形象。例如福特汽車的關懷是這樣向世人傳達的:在汽車的斑馬線上,一位白髮蒼蒼的老人正準備過馬路,但車水馬龍,誰也不肯停下一會兒,這時畫外音:“人人都有老時”。這是一則成功的廣告,雖未直接推銷自己的產品,卻給人留下了深深的思考,並留下了關心他人的福特汽車的企業形象。

而在行為識別系統中對內部員工進行的教育訓練等活動一定要通過媒體傳達出去,才能起到雙重效果。例如,某商場為適應商品市場的競爭,在本商場員工中,推出了主要內容包括有:

①店史及未來發展規劃教育;

②商店儀容、儀表和道德規範教育;

③銷售技術(迎接顧客,提示、介紹商品,包裝、綑紮商品,商品結帳,

歡送顧客)教育;

④收付款方法;

⑤商品知識;

⑥商品管理,商品分類,商品補充,商品整理,盤點等;

⑦商品陳列;

⑧採購業務;

⑨票據的使用和填寫等的“崗前教育計畫”,然後通過廣播報刊的宣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